6月26日,文艺晚会开幕赵忠祥、朱丹主持晚会国际友人关注盛会
山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利用旅游节庆活动宣传造势,打造品牌应运而生。但如何让旅游节庆活动效应最大化,一直困扰着很多景区。 五台山经过多年磨砺,在探索中总结,终于在2012年中国·五台山第三届国际文化旅游月节庆活动中实现突破:历时一个月的中国·五台山第三届国际文化旅游月购票游客达23.2万人次,门票收入331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5.5%,这已经超乎了主办和承办者的意料。此外,旅游月还创造了另一个奇迹:忻州市借力这届国际文化旅游月的投资贸易洽谈会竟引资125.12亿元。 中国·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月是2009年五台山成功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在连续举办了“二十届的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无论是前二十届的“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还是前两届的“中国·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月”,都对扩大五台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佛教文化的弘扬、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中国·五台山第三届国际文化旅游月”的成效相比,显然逊色不少。本届国际文化旅游月能够获得如此成功,主要原因除了以往各届活动成功举办对五台山对外宣传形成正面效应,以及五台山入遗之后声誉鹊起外,一个更主要的因素是对旧式开幕式理念的创新和策划的跨越。 从“五台”到“舞台” 为进一步提高五台山、忻州及至山西的知名度,从1990年起,五台山已举办了二十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入列世界遗产名录后,举办了两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月”。作为两个“旅游月”的重头戏每届“旅游月”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可以说既是招徕中外游客和众多客商的&ld
quo;请柬”,又是代表本地区文化、经济等的“名片”,主办者不断推陈出新寻求跨越。但是,虽然演出的场地愈来愈大,参演的明星越来越多,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却一直没有明显的跨越。 五台山于2009年6月26日入列“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旅游月”开幕式一直定在每年的6月26日。但是,今年6月26日的前几天却始终没有开幕式的相关消息。直至6月27日看到央视新闻频道和众多国家级重量媒体的报道后,大家才如梦初醒,原来本届“旅游月”开幕式,由过去开在“五台”的山上,变成了开在央视星光大道的“舞台”上。 或许是受到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打造“五个五台山”和忻州市委、市政府“走出去”的启示,五台山的这届“旅游月”是实实在在地走出去了。 从“小片”到“大片” 从“五台”到“舞台”,从五台山上到首都北京,从露天场地到央视演播大厅,如果仅仅是地域的更换和场地的更迭的话,那这种跨越就与主办方山西省旅游局和承办方五台山管理局、忻州市旅游局确立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展示文化、促进旅游”,努力为五台山乃至全省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初衷大相径庭了。作为开幕式文艺演出,如果做不成精品,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应,就是失败了。于是,承办方邀请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创始人、总导演葛延平,中央电视台执行导演、曾执导奥运会开幕式舞蹈的薛刚等分别担任文艺演出总导演等职,还邀请了一些国内优秀演员组成了强大的演出等阵容,全力打造一台精品晚会。 6月26日,旅游月开幕晚会现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囊括了山西粗犷豪放的黄河风情、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
的精髓、忻州北路梆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成功的演出加上央视《星光大道》这一知名的文化品牌,使五台山节庆活动宣传效果效应实现了跨越,即从“小片”到“大片”。 由“招待”到“招徕” 从“五台”到“舞台”的精彩开幕式,从“小片”到“大片”的宣传攻势,不仅给五台山,也给忻州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旅游月”期间,五台山进山购票游客达23.2万人次,门票收入331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5.5%。尤其是在活动期间举行的五台山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仪式上,16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涵盖全市农业、旅游、环保、新能源等多领域,总投资125.12亿元,较上届18.5亿元增加绝对额106.62亿元,使忻州市试图借力五台山这个品牌走出去的设想已初见端倪。 旅游节庆活动乃至其他的一些节庆活动,说小了是个为达到举办者某种目的的形式,说大了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项目,尤其是一个节庆活动的开幕式非同小可,它是决定一项活动达到某种目的核心价值品牌的集中“亮剑”。 由“招待”到“招徕”的蜕变,既是本届旅游月开幕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成功之处,也是下一步成功举办节庆活动和成功走出去值得借鉴的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