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极具皇宫特色,
是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传,该寺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它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 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三年这里被改为喇嘛庙,康熙皇帝曾赐菩萨顶大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大喇嘛进贡。其中原因,据说与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的一段风流韵事有关。康熙皇帝有一次游五台山,路过营坊街,见一名叫梅枝的民女正在碾米,长得像梅花一样俊俏,康熙夜宿皇城(在五台山专为之修建的皇宫),情动于衷,吟咏成诗一首:“骑骏马,过皇庄,遇一女子碾黄粱。玉指杆头托,金莲裙底忙。轻起笤,慢簸扬,回道辄步整容妆。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指娥眉柳带霜。可惜这般风流女,嫁与谁家田舍郎?”康熙诗稿置于书案之上,内侍太监发现,猜知帝意,夜访梅枝,召宿皇城。后来梅枝怀孕生子,被康熙接到他处,抚养长大后送到菩萨顶出了家,敕封大喇嘛,赐予提督印等特权,称“当朝一品”。 菩萨顶现在占地面积9160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且具有浓烈的喇嘛
教色彩。寺内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