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感应网

人人都需要爱

发布时间:2019-09-22 09:58:53作者:地藏经感应网

人人都需要爱◎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启发内心原有的慈悲?人类本性是温柔又慈悲的,从我们在母亲子宫内受胎的那刻开始,母亲的慈悲与详和心境,对于我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正面的要素,这也是现代人所重视的胎教。

◎如果母亲的心性非常暴躁易怒,这对胎儿是会造成伤害的——而这个时期我们的生命才刚要开始形成呢!根据医学研究发现,在胎儿诞生后数周之内,婴儿的脑部仍然在成长中。

◎专家们认为,在这段期间内,给予婴儿肢体上的抚触,对于帮助脑部适当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仅从这点就能够看出,我们身体得以发育成长,其实很需要他人的爱心。

◎孩子诞生后,母亲的第一个动作是哺乳,而婴儿则是开始吸吮乳汁。母乳通常被视为慈悲的象征。透过吸吮乳汁的过程,母亲和孩子之间产生一股亲密感。所以,乳汁是伴随着爱而来的产物。这即表示我们生命的第一个动作——吸吮乳汁,其实是一种爱的表现。

◎现在数据发现,成长于充满爱和情感家庭的孩子,身心发展较健康,并且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较优秀。相反地,在缺乏爱的环境下成长的人,身心发展方面会遭遇较多的难题;这些孩子长大后的情感表达往往易出现困扰,这是极大的悲剧。

◎慈悲就是让我们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的东西,它是让人快乐与愉悦的泉源。

◎人类从受胎初始到死亡终点,都需要慈悲。一个人在面临生命结束之际,虽然这个垂死之人,已没有办法再得到朋友所给予的任何帮助,但,此时若有亲友们围绕身边,他的心灵会较为平静。我们终其一生,人类的情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真正主宰生命的力量,是人类向上的情感;努力修学慈悲,可以改善周遭不好的处境。所以,努力增进属于人性的基本良善,是大家都应该去实现的事情。

◎充满慈悲的性格,不但能让心灵更加稳定和平静,还能对我们身体产生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憎恨、嫉妒与恐惧,却会扰乱我们心灵的宁静,使我们激动易怒,并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运用智慧、理智的思辨力量,来分析慈悲的重要性。假若我帮助他人,并且对其表达关怀之情,那我自己也可得到益处。但是,若我伤害他人,到最后必然会遭遇各种障碍。

◎智慧能帮助我们在这方面,调整至最适合的态度。如果运用得宜,就能获得慈悲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达成符合自我利益这个目标的智慧。

◎真正的慈悲是善待自己,慈爱他人。爱自己其实是很重要的,若我们不爱自己,又如何能够爱他人?有些人在谈到慈悲时,似乎认为它代表着全然罔顾自己的利益——即牺牲个人的利益。这并非慈悲。事实上,真正的爱,应该以自己为优先对象。

◎自我有两层不同的意义。其一是毫不犹豫地伤害他人,这样做不仅负面且易招致麻烦。另一种自我乃是基于决心、意志力和自信而产生,这个层面的「我」的感受非常必要。

\

◎若缺乏这种自我感,我们如何能培养自己在完成人生任务时所需的信心?同样的道理,欲望也有两种类型。然而,憎恨绝对是破坏生命和谐的负面力量。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愤怒是负面的。人们经常认为愤怒是内在的一部分,而且最好让它发泄出来;其实这是误导的看法。或许你对过往发生的事情,怀有悲伤或憎恨的情绪,而藉由愤怒来表达,但你可以把这些情绪加以处理。这是可以做到的情况。

◎我们该如何减低憎恨心?憎恨通常由愤怒所引发。愤怒是由一种回应式情绪所引起,然后逐渐发展成憎恨的情绪。 ◎无论如何,对待愤怒较好的方法,应该先仔细审视你自己的愤怒,然后看着它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淡化。当你采取的立场是把愤怒看成负面情绪,不要去感受,那么往往会产生最佳的效果。而这样的立场本身,也会使情形大为改观。

◎每当愤怒即将爆发之际,你可以训练自己,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愤怒的对象。任何可能引发你愤怒情绪的人或情境,基本上都是有关连性的;从某个角度来看,它让你生气,但若由其他观点审视,你可能发现其中自有美意。从修行的角度来看,我们称之为「逆增上缘」。

◎培养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来看待让你愤怒的事情,就能够帮助我们发展更平衡的心态。这是一种处理愤怒的方法。

◎另一种是相对性思考。比如我们身染重疾,如果只是钻牛角尖,只着眼于自己的疾病,内心就会愈加忧烦沮丧。此时若能转念思及自己目前的处境,其实还不算太坏,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如果能这样乐观、正面思考的话,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种训练让我们以相对性思考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当你和境遇更悲惨的人相较之后,立即就会因感恩而卸除内心的痛苦和挫败。这种思考方法可以让我们明白自己尚未陷入最糟的处境,因而生起安慰与感激之情,不再怨天尤人。

◎当生活面临艰难挑战时,若以紧盯的态度来看待事情,问题就会显得极为庞大,就好像用显微镜放大来看一样。但如果你采取以更宽广的视野,来面对相同问题,那它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每当面临人生困境时,借着宽阔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就能降低挫折感。然而这一切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但若能应用这种方法,内心的愤怒自然会消弭于无形,还能增长自己慈悲与善良的潜能。

◎每个众生都具有证得究竟知识智慧的能力,以及拥有内在转化的潜能,就如同一块黄金即使被埋藏在地下,也不会改变它的纯度。

\

◎但是由于我们执着自我和现象是存在的,因而产生负面的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形成了障蔽。因此,修行就是要帮助我们,看清楚生命本质,同时去除我执、三毒等烦恼。

◎一个原本负面性格的人,藉由这两种方法不断地练习,就能够被转化成一个善良的人。

◎如果你有宗教信仰的话,在扩展这些特质方面也会有所助益。例如,在圣经的福音书中教导我们,当别人打我们脸颊时,要将另一边面颊也给他打。这是明白告诉我们要修练安忍。

◎对我而言,福音书主要传达的讯息,就是去爱我们的同胞。而我们之所以应当培养这份爱,是由于我们爱神。在这层意义之下,我所理解到的是永恒无尽的爱。

◎这类宗教的教诲,对于增长与强化人类美好的品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佛教的修行方式则呈现出极清晰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视众生为平等,然后将所有的生命,都看成与自己生命同等宝贵,透过这样的修练,我们便能培养对他人的关爱之心。

◎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虽然你不再对宗教有任何兴趣,仍然不应忽视人类各种美德的价值!只要身为人类,并且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就需要他人的慈悲心,若缺乏了这些滋养,我们就不可能快乐。

◎既然每个人都希望快乐、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朋友,那就必须培养大悲心与慈爱心。了解灵性有两个层面很重要,一种是有宗教信仰,另一种则没有。没有宗教信仰者,只要试着去当个热诚的人,愿意帮助他人的人就可以了。

◎透过慈悲与助人的学习,让我们找到真正的幸福与价值,因为生命的选择权在于自己。你可以让生命变为一朵鲜花,也可让它成为一堆牛粪;你可以让生命成为一点萤火,也可让它成为一颗星星;你可以让生命成为一堆水漥,也可让它成为汪洋大海。

◎其实,每个人都和一棵树一样,最可怕的不是外在的风暴,而是内在生命力的枯萎,内心原有慈悲心的消弭。而佛法教导慈悲的修学,就是心灵甘露的智慧,就是生命力茁壮的根本。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