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感应网

从品茶中去体悟人生

发布时间:2019-10-12 09:58:25作者:地藏经感应网

  断“我见”的部分需要一定的经历,一些定力,还需要一些敏锐的观察力,再需要正知见才可以逐渐的成就。如果这方面有些缺失,又没有能力去补充,不妨就好好念佛。因为一期生死结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好好无相念佛。  断“我见”一定是在生活当中去观察。生命是由五蕴组成的,色、受、想、行、识。我们现在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现在就仅仅是用味,就是舌根和受,这两个接触而做一个比较,简单来说明。比如,我现在端起这杯茶,每个人都喝这一杯茶,茶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喝到同一杯茶,尝到的味道是各不相同,可能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喝到这一杯茶有不同的感受。那这些感受从哪里来?这个部分就需要跟自己做一个链接。喝同样是这杯茶,有人嫌烫,有人觉得茶有点凉,有人觉得这杯茶很苦,有人觉得这杯茶味道很淡,有人觉得这杯茶很香,有人觉得没有那么香,原因都在哪里?其实在我们感受这一杯茶的时候,是带着我们过去所有的生命经验来品尝的。如果一个人过去一直吃的是冷饮,那他喝这杯茶就会觉得很烫;如果这个人一直喝的是热饮,那这杯茶的温度就不觉得非常烫;如果一个人平常喝的都是软饮料,比如说喝可乐,那他第一次喝这杯茶就能品尝到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味,因为以前接触不多;或者一个人如果过去一直喝花茶,桂花茶等等香味非常浓密,他喝这杯茶就觉得味道不是那么香;或者一个人原来喝的是苦丁茶,茶滋味特别浓,他喝这杯茶就觉得味道比较淡。这每个人的感受,其实和他过去喝相同的饮品,类似的饮品,跟他这些生命经验密切相关。这个时候感觉已经不是这杯茶的问题了。茶只是一个外缘,是把他所有的生命经验带过来喝这杯茶产生不同的感受。触缘受,十二因缘当中,这一个受人人都不同。而这个受又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没有办法替代的,我不可能描述出我喝这杯茶的苦味让对方感知。仅仅一杯茶我们的受都有这么多千差万别,何况我们每个人在看待一个事物,看待一个人,评价一个人,对一个人做出判断的时候,更会各不相同。就象你们看我和他,对我们做出的感受,感觉,判断,评价,一定和我们无关,而是你们的生命经验带来的。看到我们这两个人,做出感受,我们只是个外缘,这杯茶同样是如此。仅仅一个受,都是由这么多的因缘合合,由很多生命经验在后面积累着,造成这样的结果。再比如说,刚好你有一件很急的事情马上要去处理,端起这杯茶立刻就喝,很容易被烫着,因为这个原因,感受又不相同。这样一个触产生的受不同,那么喝了以后每个人做出判断是否是想继续喝下去,还是把茶放下来。触缘受,受缘爱,爱就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爱缘取,想要拿起来继续喝还是放下,取缘有,喝进去了还是没有喝,然后到病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在舌头接触这个茶的过程当中的应用。每个人可以现量境界去观察和体会,这只是一个舌根的接触所产生的一系列反映。那我们每个人通过眼睛看一个事物时,判断也会不一样。这都是有过去很多因缘在里面,所以就从这些细微的小的角度去入手,这样去做观行,那样我们就会知道,其实没有一个是一定的,都是因缘合合而成的。既然如此,没有必要抓住不放。  生活中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我认为就是这样,所以我是对的。一杯茶都可以看出来每个人都有他的合理性,每个人对这杯茶的评价都是由他的生命经验带来的,而生命经验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你觉得烫,他就是烫;你觉得这个人好,他就是好,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我们很多烦恼是因为我们希望别人跟我们一样。要不我们委曲求全,要不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对方身上,这就是五蕴当中以受为我。因为这感受是我们的,所以就拼命要对方接受我们的感受,“这个很好喝啊,你赶快喝!”或者是看到别人在那里流眼泪,就过去“哎呀,你不要难过!不要哭了,你这个人太伤心了。”这个人说:“其实我不是伤心,我只是有一点感动。”“你不要骗我了,你都流眼泪了。”因为那是我们的生命经验,觉得流眼泪就是痛苦,而对于他来讲,他不是,他是很感动。从这个上面来看出,人的一系列烦恼就是这样造成的。执著那一个受为自己。然后为了维护自己,拼命的要强加给别人,问题就来了。夫妻之间,很多人都在干这种事情,企图改造对方。但是那么多年的生命经验,从他小时候在家庭生长到工作,到两人第一次见面之前,这么多生命经验是没办法复制的。然而我们却希望对方要顺从我们的意思,那是在否定对方的感觉,所以问题就来了。从一杯茶可以引深过来,既然是这样,我们就需要尊重每个人他自己的感受,同意他,认同他,接受他成为他自己,这个也是包容。允许每个人都不同,因为事实上每个人就是不同的。如果仅仅在这一个层面上认知和理解,就可以帮助我们生起一个相似的平等心,允许别人成为他自己,允许我们的孩子按照他的理想去成长,而不是让他成就我们的梦想。所以这样一点点的细节上的观察和对生命的觉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收获。如果你愿意一直持续下去,各方面就会有所改变,这就是对法上的受用。  有的时候我们学佛,会想要去改造别人,觉得我这样很好,你就必须这样。自己的好心,有的时候要看方式、方法和时机,否则其实会徒填烦恼,就是没有观察到每个人的感受,是他过去生命经验带来的,这种感受不是讲个道理就可以改变的。一个生命经验的改变只有通过新的生命经验逐渐替换,不是通过讲道理就能一下子改变。就象我们的末那,他的改变如果意识心和他讲个道理就接受了,就改变过来,那我们早就成佛了。末那不相信道理,他是黑老大,他只相信事实,就是他看到的事实,所以明心开悟这件事情一定是现量境界的体察到,不是告诉他一个道理。所以真理不是道理,真理是如实的存在,一定是亲自观察到的,所以解脱也一定是这样的状况。我们看书也只是薰习,刚才谈到的这一杯茶的感受,其实讲了一个道理,大家可以在生活当中去体察。带着这一分觉察,带着这一分的知识去实际的喝一杯茶,在实际的和别人互动当中,看到别人为什么和我们不同,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真正愿意走进他,聆听他背后的原因,这时候我们就能体谅别人,允许别人,接纳别人和我们的不同。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为菩萨是在因里面看问题的,众生只在表面,果上面看问题,果一定都不同,但我们希望果相同,因此烦恼就来了。所以试着学会从因上去观察问题,是开始修行,也就是从内在修行的开始。可以把这个扩展到色、想、行、识,可以把他扩展到眼、耳、鼻,这是舌,身,扩展到其他几个根去做观察,在一些境界当中去做比较,这也是一个方法。这样的方法是比较粗,但是会比较有用,会给我们生命中带来不同

\

的变化。刚才讲的部分就是把五蕴,把十二因缘结合起来观察。  所有的受其实都是跟自己相关的,和别人无关。也许某一个人让我们觉得不爽,或者让我们觉得讨厌,觉得想要排斥他,或者抗拒他,或者是觉得某个人特别好,这一切其实跟这个人无关,是跟自己整个生命有关系,跟经验有关系。再比如说五蕴当中的想,夫妻两个人刚结婚,女孩子原来的家庭是爸爸在家里做家务活,收拾家,妈妈当家。男孩子家是爸爸当家,妈妈做家务活的。他们从小就在这样不同的生长环境中长大,所以这个男孩子就觉得男人天生就应该大老爷们儿,就应该在那儿躺着,女人就应该伺候,因为他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示范给他看的,这不是谁告诉他的,他认为天生就是这样。那个女孩子家里面,妈妈就不用做家务活,所有厨房里面的事情全是爸爸干,她觉得也顺理成章。两个人结婚以后就会天天为谁烧饭吵架,这个就是过去的生命经验积累了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不是谁告诉他的,是他20多年生命经验直接带来的。薰习了20多年,你想要改变他真的很难。所以两个人在吵架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把想为我。因为对方跟我不同,吵到最后不是为观念上在争吵,而是维护因为这是我的观念。把观念,把这个想抓得很紧。佛讲无取蕴,把这个想的部分抓得特别牢矛盾就来了。几乎所有的矛盾都不离受和想,我感觉你很酷,感觉你对我特别不好,可能对方都没觉得怎么样,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感受。或者觉得你对我真太好了,对方讲我也没有对你特别怎么样。所以这些都跟我们自己有关系,如果这样一看,那个受和想都不是那么重要,那么坚固了,我们知道他背后是一连串的原因造成的,就可以试图去接纳对方。如果我们夫妻之间能真正接受彼此,其实已经在逐渐地趋于无我。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把自己的那个想,那个观念逐渐放下,愿意真正地走进对方的生命。再说到其它方面,很多人谈恋爱没几天,一见面就说我好爱你呀,然后快速结婚,亲戚朋友都反对,但拼死也要结婚。结婚没两年,两个人拼死也要分开。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是因为彼此没有真正走进对方的生命,不知道他整个成长过程

\

,不知道对方所有的伤痛,所有的障碍,所有的苦恼,所有不愿面对的东西,彼此还没有真正走进和了解他所有的成长经历。因此只是表面上的一个契合,因为他现在所有的状态,除了这个身体以外,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思想,全是他过去生命经验的积累。如果我们只是看表面这一块,没有真正了解他整个背景,就会造成很多痛苦,很多伤痛。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起初想走到一起,最后又想分开。因为彼此取悦的只是抛除生命经验以外的东西,只是彼此的身体而已。这个好象是在讲婚姻家庭,但其实这就是佛法在生活中的体悟。如果我们知道了因,知道了这个空相,知道这个生命不是表面看到的这样,所有一切都有他背后一连串的东西,这一连串就是一团的因缘合合法,这样去呈现,如果我们试图所谓改变,一定要去了解他背后所有的一系列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转变。  有一个同修问我说,他脾气特别大,动不动就发火,很多同修都劝他,他的家人也劝他,所以他就知道自己生气是不好的,他就拼命压抑,后来已经出现厌食症了。他一直有很多的愤怒在心里面,但是从小被教育不能对别人失礼,不能够这样无礼,所以他就拼命地压抑,最后很多情绪压在这儿,吃饭都很困难。这就是只看到问题表面,认为愤怒发火是不对的,而愤怒和发火只是表面的现象,他背后为什么发火,因为哪些事发火,这一切其实都没有仔细去观察。也就是我们面对烦恼的时候,我们不是光看表面不好,忍辱,把它给盖住,这样做跟佛法无关,一定要看他烦恼的背后是什么,究竟的原因是什么。也不能跟自己讲那是因为“我见”,因为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刚才讲这一杯茶,感受不同肯定跟“我见”有关系,但是要分析到为什么,他中间有一系列东西。如果都能够了知,才有助于我们把烦恼真正去看穿,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转烦恼为菩提,否则就是跟烦恼对抗。所有的生命经验其实都没有办法去抹杀,那个只是生命经验的一个表象,我们试图掩盖他只能导致疾病,生理或心理的疾病。法上的修学一定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经验在一起,把他跟自己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可能学法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整个人变了,因为他不是外在的改变,而是内化,从内而外的一个改变。所谓内外兼修,这样才可能会比较彻底,而且不会有别的反弹作用出现。否则脾气压得很紧,时间长了,到一定阶段,他要么暴发,要么就把自己给伤了。  所有的烦恼,第一步是觉察到,第二步是接纳,接纳以后才能带来真正的成长。你只要接纳他,他会改变的。但他的变不是你强行的,是自然的变化。一定是先接纳自己,才可能接纳别人,否则可能只是假的。就象一个孩子,如果他从小的生长环境受父亲影响很大,他父亲特别的家庭暴力,动不动就鞭打他,那这个小孩可能从小就想,我发誓我不要成为我爸爸这样的人,因为他对于愤怒特别的厌烦,特别的瞋恨,他发誓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他发誓的这个行为,这个动机本身就是以瞋恨的心在做事情,他恨这股愤怒的能量,到最后他可能会变成一个非常儒雅的人,他不会发火,但是他看到别人发火非常敏感,立刻就起来了,藏在心里面。其实他没有改变,只是他不知道他把自己的那股能量投射出去了,所以如果这样,其实他还没有看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这样跟修行无关。比如有的女孩子她有过被性侵犯的生命经历,她就说她无欲了,已经断欲了。其实她只是厌恶男人而已,这跟断欲无关,只是她的恐惧心理。断欲应该不是说恐惧,而是有没有都没有半点影响,这叫自在,叫真正的断欲,不然那叫心理上的障碍。修行要先接纳自己的不圆满,因为我们都是凡夫,而且这个五蕴世界本来就是无常,就应该接受这样一个无常的生命,不圆满就是最正常了。所有的烦恼就是试图把不圆满的变成圆满,试图把无常的这个部分使它变得永恒。如来藏本来就是永恒,不需要我们变,我们一直想再多活几天,我们的孩子考试最好每次都100。他不知道无常的道理,不接受。我们在生活中基本上都在和无常抗衡,试图把无常变得常,如果是这样,其实和佛法无关。只有接受了无常,接受每一个人,接受自己,我就是这样,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凡夫,我就是这样普通,就是这样有各种缺点。只有接纳了自己,内在的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否则他就会要做一个理想的自己,而这是一个现实的自己,然后两个越拉越大,崩溃掉了。所以先要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允许他犯错误,他自己会成长。因为每个人都生有如来藏,所以不必谴责自己。你做得不好,是因为你觉得有好的概念在里面,这是不必要的。每个人都没法替代,要是秃顶的人看我头发比你多就自悲,那早就活不下去了。  刚才讲的部分就是把佛法和生命结合起来。我们知道,一个桌子能平稳的放在这里,是因为它有四条腿,你试图把这个桌子推倒的时候,你可以不用推,你只要去掉一条腿的时候,它自己就倒下去了。所以如果你想要改变一个事物,一定在它各种根源上去做文章,不是在表面上做文章。凡夫都在表面上,叫凡夫,众生畏果就在这上面来谈。菩萨畏因,菩萨都知道在因上面去做文章,差别就在这里。所以如果想要去改变,一定是在透彻的觉察基础上。刚才提到喝这一杯茶口味不一样,如果说你希望变成另外一样,那你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命经验。就是说,我觉得这杯茶味道很浓,我希望它变淡一点,那我就多喝苦丁茶,下次再来喝这杯茶。而不是拼命地麻醉自己,很淡很淡很淡,任何用没有,这个是没办法替代的,只能用新的生命经验来替代。而这个生命经验就是末那接触五蕴世界的经验,现量境界里的。生命的成长一定是现量境界这样一种接触的成长,不是简单讲个道理就可以的。所以佛是大药王,他能医众生的病,他知道众生的心理。我想大家都知道如来藏,虽然可能没有体证到,但是如来藏他不会去排斥任何一个生命现象。西方极乐世界是西方极乐世界有缘的众生的如来藏,包括阿弥陀佛共同成就的,地狱也是地狱有缘的众生共同成就。同样的如来藏,他能够成就一朵莲花,也能成就一个炼狱的火炉,他没有什么不可以去成就的,他如果有拣择,那我们可以全部都在西方极乐世界了,这就是如来藏的一个平等。而我们就是在他现起的平等的万法上去做拣择,这个我要,那个我不要,把如来藏现起的法一部分认为是自己,一部分不要,试图把他排除出去,这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受者相,一瞬间全部起来了。只要我见一在,其它几个全部都现起,这是跟生命的对抗,不接纳。我们试图把自己变得更好,潜台词是我现在不够好。不知道六祖慧能大师讲过,何其自性本自俱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