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寺庙中,释迦牟尼佛像前面左右两侧,总有一老一少的两位侍者。他们就是本文介绍的两位佛祖的高足。
佛陀诸弟子中,阿难尊者被誉为“多闻第一”。 “阿难”,意为庆喜,诞生于佛陀成道日。父亲白饭王,为佛陀的叔父。阿难年少时,初次见到回王宫说法的佛陀,油然生起一股仰慕之情,尽管白饭王刻意将阿难与佛陀隔离,但终究阻止不了阿难修行度众的愿心,而与阿那律、跋提等释种七王子一起出家,其中,又以阿难年龄最小。
由于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女难特别多,佛陀便想以阿难为侍者,借此助他专心修道。阿难则提出三个条件:其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不穿著;其二,如有信众礼请佛陀应供,他不侍奉前去:其三,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见佛陀。对于阿难提出的条件,佛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赞叹阿难的品格,知道阿难纯粹出于避嫌,才有这样的要求。从此阿难成为佛陀的侍者,历时二十七载,跟随佛陀到各地弘化。
当阿难一百二十岁时,佛陀的亲炙弟子中,只有阿难仍然健在。一日,阿难在路上听到一位年轻比丘,诵念佛陀曾说的偈语: “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阿难闻其背诵错误,于是恳切地教导该比丘正确的偈颂: “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年轻比丘回去告诉师父后,他的师父反而指说阿难已年迈老朽,记忆已失,所言不足相信。阿难尊者十分感慨世人我见、我执深重,佛陀涅槃未久,而正法已被谬传误解。阿难深感留在世间的孤单寂寞,于是决定入灭。
阿难一生对佛教的贡献良多,他为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等五百名释女向佛陀请命,令女众能依正法出家。佛陀涅槃后,第一次结集经典大会,由阿难诵出经藏。阿难的成就为千百年来佛门学子的典范。
佛陀十大弟子中,大迦叶尊者居上首。大迦叶尊者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近郊,为大富婆罗门晚年独子。由于身具三十相好,紫磨金色光明晃曜,取名为大迦叶(摩诃迦叶),意为“饮光”。大迦叶性喜恬静,不乐嬉戏,自幼即憧憬修道生活,虽出身富贵之家,却不为尘世俗所羁。由于大迦叶累世修行所成就的愿力,新婚妻子跋陀罗迦卑梨耶竟亦深切向往修行,于是二人相约,共度清淨的居家修行生活。双亲先后辞世,大迦叶夫妻二人体悟世间无常,于是决定出家修行。
僧团中,大迦叶尊者出身尊贵,却对头陀苦行甘之如饴,佛陀曾赞叹道:“我在天上、人间,都难以找到像迦叶、阿难一般能守持真理的人。”“舍富择贫”的行为,已成为大迦叶的修持特征,此与须菩提的“舍贫择富”恰成对比。
佛陀灵山会上,梵天王持金色波罗花献佛请法,佛陀拈花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均不明所以,唯有大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佛陀遂开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禅宗以心印心的公案,由此流传两千五百年,尊奉大迦叶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