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感应网

佛教建筑记录北京千年文化史

发布时间:2019-10-19 09:53:39作者:地藏经感应网

法源寺:徽钦二帝曾关押在此

很多人对法源寺的了解源于李敖的小说《法源寺》。在这部小说里,李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仕隐、家国、君臣、忠奸、去留、因果等等都浓缩在法源寺院这一历史舞台上。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记得书中写到的寺院里铺天盖地的丁香树,康有为与大德高僧的对话,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在这里被捕,和他从容赴死的悲壮。

\

然而李敖写小说的时候并没有亲自到过法源寺。去年李敖来京,特意到法源寺一游。至于现实中的法源寺与他笔下的法源寺是否一致只有他自己去细细感觉了。

法源寺是北京市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历史上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出征辽东后,为悼念阵亡将士,兴建了悯忠寺,就是现今的法源寺。在漫长的历史中,法源寺见证了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命运。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满江红》中的岳飞满怀悲愤,气吞山河。这靖康耻指的是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和后妃宗室三千人及大批财物北归,北宋王朝灭亡。这被掳的宋朝二帝,就被关在法源寺中。

法源寺第二进大雄宝殿的抢厦梁上,“法海真源”的大匾依然醒目,那是乾隆亲临法源寺时御书的匾额。去年李敖来时再一次借用了这四个字,他给法源寺的题词是“法海真源,尽在于斯。”

“什么叫法海真源啊?”来参观的年轻人向寺里的僧人问。这大概也是法源寺的僧人们最常给游人解释的一个基本问题吧。

牛街礼拜寺:见证中外宗教交流史

从牛街十字路口南行不远,马路东边临街而建的一座传统建筑十分显著,这是牛街礼拜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望月楼。与众多传统建筑不同的是,牛街礼拜寺是坐东朝西的,望月楼对面的长长的影壁墙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望月楼也就是牛街礼拜寺的正门了。只是这个门是难得开的,只有在大典隆庆之日才开,平时只能从南面的侧门进入。

寺内建筑为中国传统木结构,阿拉伯风格装饰,格局为中国式宫殿式样与阿拉伯式清真寺式样相结合,可谓为中国独有。寺中还藏有珍贵文物数件,有明弘治九年(1496)《敕赐礼拜寺记》碑,清康熙圣旨牌匾,阿文、波斯文手抄本和印本《古兰经》等。

记者去的时候,几位外国的穆斯林正进入寺内做礼拜。一位经常来这里的乡老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外国的穆斯林朋友来这里参观、礼拜,这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礼拜寺里保存完好的中外历史上宗教交往的见证物都还在,南面碑亭里的碑文是波斯文,寺东南是两座筛海坟,埋葬着为中国伊斯兰教做出贡献的两位海外宗教学者。

乡老对牛街礼拜寺的古老历史十分自豪,他们说,这礼拜寺比北京城的历史还要早。1996年,礼拜寺隆重地举行了它的千年庆典。

穆斯林很好客,但到牛街礼拜寺旅游的人还要注意,一定要尊重回民风俗哟。

白塔寺:尼泊尔人设计的白塔

“平则门,拉大弓,过了就是朝天宫,写大字,过了就是白塔寺……”这首曾经在北京街头巷尾传唱的童谣里提到的白塔寺,就是坐落在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

“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它由寺院和塔院组成,其中白塔建成于公元1279年,有700多年历史;而寺的历史也有500多年。在建筑风格上也有差异,大白塔是藏式覆钵式宝塔,属于藏传佛教特色建筑;寺内则是地道的汉传佛教建筑。

进入由三个拱形小门组成的“山门”,我们就可看到左右两侧的钟楼、鼓楼。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太阳东升西落,所以钟楼和鼓楼分居东、西两侧。坐北朝南的第一重大殿是“天王殿”,殿里正面供奉弥勒佛坐像,两侧为四大天王像。穿过天王殿是第二重大殿———“大觉宝殿”,迎面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虽然第三重大殿“七宝像殿”中原来供奉的七尊佛像在“文革”间被破坏,但是现在供奉的移自护国寺的整樘楠木佛像,也颇具观赏价值。

只有去故宫、颐和园才能够欣赏到乾隆的书法吗?答案当然是“不”。在第四重大殿“三世佛殿”里,乾隆题写的“具六神通”匾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这位古代皇帝的多才多艺。

一眼望去,形状颇像佛门法物净水瓶的白塔,是妙应寺中最不容错过的美景。此塔由来自于尼泊尔的工匠阿尼哥负责设计和施工。当时年仅17岁的阿尼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花费了将近九年的时间,终于在元朝统一中国的那一年(1279年),让这座覆钵式大白塔矗立在大都,作为一份特殊的贺礼,献给了忽必烈。

白塔的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堵波式佛塔,是一座典型的藏式佛塔,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元代藏式佛塔。白塔用砖砌成,外抹白灰,总高约51米,塔身直径为18.40米。塔的外观由塔基、塔身、相轮、伞盖、宝瓶等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边再外凸的形状,由上下两层须弥座相叠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硕大的莲瓣承托着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为十三重相轮,称“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顶以伞盖和宝瓶作结束,伞盖四周缀以流苏与风铎。

\

万寿寺:京西小故宫

万寿寺位于西三环路紫竹桥东北,经过三次修建后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有“京西小故宫”之誉。

万寿寺的全名应该为“护国万寿寺”,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明清两代皇家寺院。清乾隆年间(1736-1795)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庆典场所,故先后两次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光绪年间(1875-1908)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又进行第三次重修。

寺前,长河奔流,旧时曾设有码头。每当春末夏初,帝王太后从紫禁城走水路到颐和园避暑,均在此驻跸下船稍作休息。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

去万寿寺旅游最好是分三路:中路为主体,东为方丈院,西为行宫。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身”于这座著名的古刹内。作为一座综合性艺术博物馆,它现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近五万件,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明清,尤以明清时期蔚为大观。藏品门类广泛,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宫室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其他如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角器、佛造像、鼻烟壶等,不胜枚举。

在此,我们还能欣赏到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大师的传世之作,上自宋代下至民国的古籍图书十余万册。

智化寺:听“音乐化石”的京音乐

如果在合适的时间路过禄米仓附近的胡同,你就会听到一阵悠悠扬扬的音乐声,跟普通的佛教音乐并不类似,循着声音,你就能找到智化寺了。然后你就能有幸听到被誉为“音乐化石”的京音乐,也有可能看到京音乐的唯一传人,80多岁的张本兴老人。

跟北京的许多寺庙比起来,智化寺并不大,但作为明朝大太监王振自己出资建造的家庙,其规模及气势却让人惊叹。

智化寺看点很多,首当其冲就是京音乐,这种来自于明朝,由艺僧代代口传心授的音乐化石,至今流传了27代,现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智化寺音乐与西安城隍庙音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起,同属我国现存的最古老音乐。

智化寺是京音乐的发源地。现在,在其大悲殿,还存有三种宝贵的乐谱,它们的存在,记录着京音乐的传承。

乐谱中最早的是智化寺15代艺僧容乾所抄的乐谱,这篇乐谱是1964年在智化寺中发现的,为康熙33年的乐谱;其次是水月庵郎坤光绪癸卯年(1903年)所抄的乐谱;还有就是智化寺26代艺僧张本兴整理的乐谱。

智化寺的第二大看点是“转轮藏”,这是北京现存最早的转轮藏,藏殿是智化殿前的西配殿,因殿中不设法座,仅置转轮藏一具,所以叫做“藏殿”。北京地区现存三副转轮藏,除智化寺外,一副在颐和园,一副在雍和宫,后两副都是清代所制,比智化寺的晚几百年。

第三大看点是“黑砖“。智化寺中主要殿宇红墙之上都是歇山黑琉璃筒瓦顶,这在国内现存寺院中尚不多见。明清琉璃瓦等级是黑色排在黄色和绿色之后,但在使用中又略有区别:明皇家寺院、敕建寺院,主要使用黑琉璃瓦;清皇家寺院、敕建寺院,则使用黄或绿琉璃瓦。寺院用黑色瓦覆顶,依据佛经而来。黑者,象征风大之色,风为大力之义;如来成道时,亦以风降伏恶魔。此义正与“智化”相对,上以“风”降伏恶魔,下以“智”度化众生。另外,还可以看看被凿的石碑,其中凿掉的就是“王振”二字。

天宁寺:辽代幽州的标志性建筑

想去天宁寺的人不会找不到它所在的方位,高高矗立的砖塔方圆几里之外都可看见,那是最明显的标志。史书记载,契丹占据幽州以后改国号为辽,北京成了辽代的陪都,这天宁寺塔就是当时城中的标志性建筑。

现在的天宁寺正在大修,平时是不开门的,记者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吃了闭门羹。守门的师傅说,每逢初一和十五才会开放。

果然,9月22日,农历八月初一,一大早,天宁寺寺门敞开,信众们陆续到来。

与众多庙宇不同,天宁寺里殿堂数量甚少,颇觉空旷。据说天宁寺塔北面,原有大觉殿、广善戒坛等建筑,寺西北原有院落,为名宗师府。而现在仅存山门和大殿,还有一些残存断碑。不过,这反倒少了些屋宇森严的紧迫感,空间的充足更显得那砖塔的巍峨。一位游人从东侧仰望塔身,感慨着:“900多年了,你看那上面的雕刻,有的已经脱落了。”

天宁寺塔通高57.8米,塔身呈八角形,十三层塔檐,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每层均系缀风铃。塔顶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作为塔刹。1976年唐山地震时,塔刹震落。

记者去的那天,工匠正在大殿里雕刻一尊木质佛像,佛像的面目、姿态已经基本显现出来。据说,这座佛像高达4.8米,重5吨,10月份将基本完工。原来,天宁寺大殿内曾经有一尊铜制佛像,后来由于历史原因被损毁了。现在的木质佛像将不再进行彩绘,只在佛像上打上一层蜡,保持原貌。“佛像将被安放在汉白玉莲花座上,届时整尊佛像将高达7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