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感应网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卅三画)

发布时间:2019-10-15 09:59:22作者:地藏经感应网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卅三画)

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与器世间同义。

  【器世间】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因国土世界好像器物,能容纳众生居住。

  【器世界】 与器世间同义。

  【学】 修学戒定慧。在因位叫做有学,在果上则叫做无学。

  【学人】 学道的人。

  【学处】 1.修学之处,如五戒也叫五学处。2.科目,即修学佛法的科目。3.方法,即修学佛法的方法。

  【学法女】 见式叉摩那尼条。

  【学无学】 有学和无学。修正道以断烦恼,叫做有学;悟真理而断烦恼,再无可修学,叫做无学。小乘以前面之三果为有学,最后之阿罗汉果为无学,大乘则以菩萨之十地为有学,至高无上的佛果为无学。

  【导师】 引导大众进入佛道的人,是佛菩萨的通称。

  【忆持】 记忆和受持。

  【懈怠】 懒惰。

  【懈慢界】 又名懈慢国,此国位于我们此世界的西方十二亿那由他之处,正好是去极乐世界的中途,生活在那里的人,因贪恋其国土的快乐,人人生起一种懈怠憍慢的心理,不想再进一步的生到极乐世界去。

  【择灭】 涅槃的别名,因涅槃是人类最高智慧所选择的寂灭法。

  【择法眼】 选择正法之眼。

  【择法觉支】 见七觉支条。

\

  【昙无】 又作达磨,华译为法。

  【昙摩】 见昙无条。

  【树想】 十六观之一。

  【树下坐】 十二头陀行之一。

  【机】 1.根机。2.机缘。

  【机性】 人的机根性质。

  【机根】 机缘和根性。

  【机教】 众生的根机和佛的教法。

  【机缘】 1.根机和因缘。2.从前结过的缘,现在到了熟的时候,也就是机会到了。

  【横起】 见横出条。

  【横截】 横截三界五趣生死之流,以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横出】 净土门易行道中有横超与横出的二道,闻悉如来的本愿而不疑,凭此坚强的信念就会得到往生的益处,死后直接往生于真实的报土,叫做横超,若是单凭自己的力量而修定散之诸行,将来死后往生于方便的化土,叫做横出。

  【浊劫】 浊恶的时期,也就是五浊中之劫浊,在减劫人寿二万岁以后开始。

  【浊恶】 五浊和十恶。五浊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十恶是杀、盗、淫、妄、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浊恶处】 五浊十恶之处,即娑婆世界。

  【焰口】 饿鬼名,因其口出火焰,故名。

  【灯】 六种供具之一。

  【灯明】 六种供具之一,即在佛前所供奉的灯火,它标志佛的智波罗蜜。

  【灯明佛】 日月灯明佛的简称。

  【燃指】 把一只手指在佛前烧去,意思是拿这只手指来供佛。

  【燃灯佛】 见然灯佛条。

  【烧香】 五种供养或六种供养之一,按照世谛来说,目的是拂邪气,请神灵,若按照第一义谛来说,则是使所修的功德,周遍于一切处。

  【烧指】 自烧手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虔诚。

  【独觉】 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

  【独觉舍悲障】 独觉的行人,但能自度,无利他之心,故不能起大悲心以利益众生,因此不能获得至高无上的佛果,故曰舍悲障。

  【独散意识】 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故又名独头意识。

  【独头意识】 与独散意识同义。

  【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缚定印】 金刚部的入定印。

  【蕅益】 名智旭,与永明、莲池、憨山等为明末清初四大师。

  【融通】 和洽的意思。

  【遵式】 宋慈云忏主的名字。见慈云条。

  【亲缘】 净土门所立三缘之一。见三缘条。

  【睹史多天】 兜率天。

  【谛】 真实不虚妄的道理的意思,如俗事虚妄的道理,叫做俗谛,涅槃寂静的道理叫做真谛。

  【谛善巧】 十善巧之一。

  【谛察法忍】 三忍之一。

  【诸天】 指三界二十八天。见二十八天条。

  【诸见】 一切的邪见。

  【诸有】 一切之有。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的分别。

  【诸宗】 一切的宗派。

  【诸受】 苦乐舍等一切感受。

  【诸相】 一切事物的形相。

  【诸漏】 一切的烦恼。漏即烦恼的别名。

  【诸趣】 六道的意思。

  【诸蕴】 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见五蕴条。

  【诸佛】 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之佛。

  【诸法】 指森罗万象的一切事物。

  【诸法真如】 以法空观,观法空之后,所得的真如,叫法空真如,若观诸法皆空,即得诸法真如。

  【谙法皆空】 谓诸法皆无自性,当体即空。

  【诸法实相】 又名真如、法性、实际等,即一切事物的真相或真理。

  【诸法无我】 三法印之一。见三法印条。

  【诸法无相】 谓诸法都是因缘假合而生,无一定的形相。

  【诸法因缘生】 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

  【诸法寂灭相】 诸法的实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叫做寂灭相。

  【诸法毕竟空】 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无的意思。有为法乃因缘所生,只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毕竟空,无为法连假相幻用都无,是智观上假说名义,所以也是毕竟空。

  【诸上善人】 许多上等的善人。

  【诸行无常】 三法印之一。见三印条。

  【赖耶】 阿赖耶的简称。

  【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简称。

  【绕佛】 旋绕诸佛,是表示恭敬爱慕的意思。

  【绕塔】 右绕佛塔,是表示归敬的意思。

  【醍醐】 经过多次制炼的乳酪,味中第一,也可作药用医众病,在涅槃经中,把它比喻佛性,是五味之一。

  【醍醐味】 五味之一。见五味条。

  【醍醐经】 天台宗说法华涅槃二经是醍醐味的经典。

  【锡杖】 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四谛十二因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振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阎王】 即阎罗王,又译作琰魔王,若译义为双世,言其苦乐并受。又为双王,言兄妹二人并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据法苑珠林记载:阎罗王往昔为沙毗国王,与邻国战而败,国王忿极,与诸大臣兵卒皆发愿,愿死后为地狱主,执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地狱以泄忿。后此国王,死后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亦皆为地狱官卒。

  【阎魔卒】 呵责堕落地狱的罪人的狱卒。

  【阎浮】 见阎浮提条。

  【阎浮提】 华译为赡部洲。阎浮是树名,译为赡部,因为此洲的中心,有阎浮树的森林,依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娑婆世界。

  【随喜】 1.见人做善事或离苦得乐而心生欢喜。2.随著自己的欢喜。

  【随喜功德】 随顺他人的欢喜,成为自己的欢喜,或见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自己心生欢喜,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尽力去助他成功,都可以叫做随喜功德。

  【随顺】 随之顺之的意思。

  【随眠】 1.依小乘有部的宗义说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随逐众生,而且它幽微难知犹如睡眠,故名。2.依大乘唯识的宗义说,烦恼的种子,随逐众生,眠伏于阿赖耶识中,故曰随眠。

  【随分】 随力量的大小。

  【随分果】 随分觉的结果。

  【随分觉】 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见四觉条。

  【随缘】 随著各种的因缘。

  【随缘假】 四假之一。见四假条。

  【随缘不变】 虽随千差万别的机缘,但本体不变。

  【随缘真如】 二种真如之一。见二种真如条。

  【随类】 佛菩萨随著众生的种类而现形垂教。

  【随类不定】 佛菩萨为了济渡众生,而示现不一定的身体。

  【随类应身】 随著众生的种类和根基,应现种种之身去化度。

  【随烦恼】 指随逐六根本烦恼而起的烦恼,在大乘百法中说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十种;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随形好】 随著佛三十二形相的八十种好。

  【随他意语】 随著他人的机缘而说的方便教法。

  【随他权教】 佛随自意语是实教,随他意语是权教。权是方便的意思。

  【随自意语】 佛随著自己之意而说自己亲证的真理,是如来三语之一。

  【随自实教】 佛随著自己之意而说的真实教法。

  【静力】 静虑的力量,亦即禅定的力量。

  【静虑】 静坐思惟,亦即禅定。

  【头光】 佛菩萨头顶上所发放的圆光。

  【头陀】 华译为抖擞,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等三种贪著的行法,修头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条规则,叫做十二头陀。俗称行脚乞食的僧人为头陀,亦称行者。

  【头陀行】 头陀的十二行法。见十二头陀条。

  【头陀十八物】 头陀所使用的十八种道具,即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奁、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

  【头上安头】 (喻)事情重复。如人本来已经有头,若在头上再安一个头,那是多余的,无此必要。

  【头北面西】 如来涅槃相。如来涅槃时,头北面西,右厍而卧。

  【头面作礼】 以吾人之头面去顶礼尊者之足。

  【频伽】 迦罗频伽或迦陵频伽的简称,鸟名,华译为妙音鸟,是一种常住在极乐世界的鸟儿。

  【频来果】 又叫做一来果,即声闻乘四果中之第二果。

  【饿鬼】 六道之一,即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的,成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的弃食,无威德的,则常不得食,甚至口因渴出火。

  【饿鬼因】 成为饿鬼的业因,即悭贪不舍。

  【饿鬼道】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饿鬼趣】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趣向的道途,是五趣或六趣之一。

  【饿鬼界】 饿鬼的世界,是十界之一。

  【龙】 梵语叫做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

  【龙王】 龙类之王。

  【龙子】 大海龙子。龙子常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因而得免于难。

  【龙天】 1.八部中的龙众与天众。2.指龙树菩萨与天亲菩萨。

  【龙河】 尼连禅河的别名,因此河中有龙居住。

  【龙宫】 龙王的宫殿,在大海底下。

  【龙猛】 龙树的译名之一,龙树的译名共有三个,即龙树、龙胜、龙猛。

  【龙象】 指修行很勇猛而且具有大力的人,今作为出家人的尊称。

  【龙胜】 龙树菩萨的别名。

  【龙树】 菩萨名,人译作龙猛,南天竺人,生于佛灭后八百年间,提倡中观性空之学,著作很多。

  【龙神】 八部众之一。

  【龙神八部】 在八部众中以天与龙为首,所以常说天龙八部或是龙神八部。

  【龙华】 古字华即是花,将来弥勒菩萨,坐龙华树下成佛,因其花为龙所尚,故名龙花。又因其花似龙头,故名。

  【龙华会】 弥勒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将来下降人间成佛,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开法会,普度人天,叫做龙华会。

  【龙华树】 将来弥勒佛成道时的道树。

  【龙华三会】 弥勒佛将来在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三番法会,度尽上中下三根的众生,叫做龙华三会。

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著称。

  【优婆离】 见优波离条。

  【优婆塞】 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塞戒】 优婆塞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

  【优婆夷】 华译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提舍】 华译为论议,为十二部经之一。

  【优昙华】 又名优昙钵华,华译为灵瑞,或瑞应,是多年生草,茎高四五尺,花作红黄色,产于喜马位雅山麓及锡兰等处,二千年开花一次,开时仅一现,故人们对于难见而易灭的事,称为昙花一现。

  【弥陀】 阿弥陀佛的简称。

  【弥陀三尊】 中尊是阿弥陀佛,左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右胁侍是大势至菩萨。

  【弥陀三部】 又叫做净土三部,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

  【弥陀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弥陀本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靠著这些大愿,他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以救济一切众生。

  【弥陀名号】 弥陀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成就的名号,其四字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六字的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九字的名号是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的名号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弥勒】 菩萨名,华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弥勒出世】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于第十的减劫之时出世,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在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一切天上人间的众生。

  【弥勒净土】 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此天有内外二院,内院是补处菩萨的住处,因弥勒菩萨现在住在那里,所以叫做弥勒净土。

  【弥勒三尊】 中尊是弥勒佛,左是法花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弥勒三部】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应人】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即阿罗汉。

  【应土】 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为二土或三土之一。

  【应果】 阿罗汉果,阿罗汉一译作应,即应受人天供养的意思。

  【应供】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是如来十号之一,又是阿罗汉的义译。

  【应迹】 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垂迹的身体。

  【应现】 应众生之机缘而现身。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应颂】 又名重颂,是十二分教之一。

  【应器】 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见钵条。

  【应法】 与如法同义。

  【应化】 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化身】 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

  【应化声闻】 见四种声闻条。

  【应化利生】 诸佛菩萨应现,都是为了向众生说法,利益众生。

  【应化法身】 谓法身的佛菩萨应现无量的身体。

  【应身】 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身土】 应身佛所居住的国土,亦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的国土。

  【应量器】 铁钵。见钵条。

  【应正遍知】 应与正遍知。应是应供的简称;正遍知又名正等觉。见十号条。

  【应理圆实宗】 法相宗四名之一。

  【戏论】 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檀】 檀那的简称,华译为布施。

  【檀主】 施主。

  【檀林】 旃檀之林,即寺院的尊称。

  【檀信】 施主的信仰。

  【檀度】 布施度,是六度之一。

  【檀越】 施主。

  【檀那】 与檀越同义。

  【檀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

  【湿生】 依湿气而生的动物,如蚊蝇是,是四生之一。

  【湿生化生】 湿生与化生。湿生是依湿气而生长的动物,如蚊蝇是;化生是不靠父母之缘,自然变化而生的生命,如天人及地狱的众生是。

  【济世】 救济世人。

  【济度】 以佛法救济超度众生。

  【禅】 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静息念虑的意思。

  【禅心】 寂定的心。

  【禅行】 坐禅的行法。

  【禅衣】 禅僧所穿的衣。

  【禅戒】 1.禅定与戒法。2.禅宗与律宗。

  【禅法】 修禅之法,有二种,即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者,如经论所说的四禅八定是;祖师禅者,经论之外,历代祖师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禅法是。

  【禅味】 禅定微妙的滋味,如入于禅定时,就有一种轻安寂静的滋味是。

  【禅宗】 以禅那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

  【禅律】 禅宗和律宗。

  【禅师】 专修禅定的出家人。

  【禅德】 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禅病】 1.指坐禅时缕缕不绝的妄念。2.坐禅不得其法,坐出毛病来。

  【禅教】 1.禅宗的教法。2.禅与教。

  【禅规】 禅寺所奉行的规则。因这些规则是由唐百丈山怀海禅师所制定,所以叫做百丈清规。

  【禅寂】 修禅以寂静念虑。

  【禅慧】 禅定和智慧。

  【禅观】 坐禅以观念真理。

  【禅那】 华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禅那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

  【禅定】 即禅那,华译为静虑,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

  【禅定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见五五百年条。

  【禅定波罗蜜】 又名静虑波罗蜜。见六波罗蜜条。

  【禅门】 1.禅定的法门,如三学中之定学与六波罗蜜中之禅波罗蜜是。2.禅宗的通称。

  【禅门五宗】 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

  【禅和】 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

  【禅和子】 见禅和条。

  【禅悦】 入于禅定时所得的喜悦。

  【禅悦食】 见二食条。

  【禅波罗蜜】 六波罗蜜之一。

  【粪扫衣】 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弃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以上之衣,印度人讳忌,故弃之。因取人家此种弃之不用与拭粪秽物差不多的衣片来补纳成衣,故名粪扫衣,又名纳衣。

  【总别】 1.总释和别释。2.总相和别相。3.总业和别业。

  【总愿】 诸佛有总愿和别愿二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药师十二愿和弥陀四十八愿是别愿。

  【总报业】 招感总报的业因。

  【总观想】 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一。

  【总持】 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总持门】 总持的法门,亦即密教的法门。

  【总相】 一切有为法都有总别的二种相,如无常无我,通于一切,叫做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叫做别相。

  【总相戒】 如三聚戒与十善戒等叫做总相戒,如二百五十戒与十戒等则叫做别相戒。

  【总相三宝】 佛法僧三宝都在一个会上现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相,叫做总相三宝。

  【总相念处】 小乘行人修四念处时,每作一观,即并作其余三观,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是。

  【声】 五尘之一,四大种所造,属于色法,为耳根所对之境。

  【声入】 十二入之一。

  【声杖】 锡杖的别名。

  【声明】 五明之一。

  【声处】 十二处之一。

  【声量】 见三条量。

  【声闻】 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

  【声闻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闻佛音声和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即七方便),得果有四(即四果)。兹列表说明如下:

  ┌五停心观┐

  │别相念处├───三 贤┐

  │总相念处┘ ├─七方便┐

  │暖─────┐ │ │

  声 │顶 ├─四善根┘ │ 

  ─┤忍 │ ├─三生乃至六十劫──修四圣谛

  闻 │世第一法──┘ │

  │预流果 ┐ │

  │一来果 ├四果─────────┘

  │不还果 │

  └阿罗汉果┘

  【声闻僧】 二种僧之一。见二种僧条。

  【声闻藏】 二藏之一。见二藏条。

  【声闻菩提】 三种菩提之一。见三种菩提条。

  【声闻缘觉】 声闻乘和缘觉乘。

  【声闻畏苦障】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证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临济】 唐镇州临济义玄,曹州南华人,姓荆氏,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的祖师。

  【临济宗】 禅宗五家之一。

  【临终正念】 谓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心中没有贪嗔痴的邪念,只是一心正念菩提,这种正念是由长时间的修行而得来的。

  【临终业成】 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往生的事业才能成办。

  【脓烂想】 九想之一。见九想条。

  【脓血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薄迦梵】 又作婆伽婆,华译为世尊。

  【萨埵】 1.华译为有情,或众生。2.菩提萨埵的简称。见菩萨条。

  【萨婆若】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萨婆多部】 即说一切有部。见说一切有部条。

  【萨迦耶见】 华译为我见,即执著五蕴假合而有的身体为实我之见,亦即五见中之身见。

  【谤】 用话攻击他人。

  【谤法阐提】 诽谤佛法而断善根不能成佛的人。

  【还相】 由净土还来秽土以济度一切众生,为回向二相之一。

  【还俗】 出家人犯罪归家叫做还俗,若是自愿脱离出家人的生活,则叫做归俗。

  【还源】 转迷成悟的意思。

  【还灭】 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证涅槃。

  【还灭门】 于十二因缘法中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是造业受生死,还灭门是修道证涅槃。

  【阇梨】 阿阇梨的简称。

  【阇多伽】 见阇陀伽条。

  【阇陀伽】 又作阇多伽,华译为本生经,即佛说自身过去所经历的事迹的经文,为十二部经之一。

  【斋】 1.正午以前的饭食。2.蔬食。

  【斋七】 人死后七七日的斋会。

  【斋月】 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诸天下降巡视人间,是最宜持斋及小心恶事的月份,谓之三长斋月。

  【斋主】 布施斋食的施主。

  【斋戒】 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屏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斋法】 过午不食的行法。

  【斋时】 斋食之时,即清晨至正午之间。

  【斋非时】 午前之食叫做时,午后之食叫做非时。

  【繁兴永处那伽定】 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吾人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虽历净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龙之静潜深渊,能现大变而不失定力,所以叫做龙定。

  【旛】 一种窄长垂直挂著的旗子。

十八画

  【瞿昙】 释尊俗家的古代族姓,华译为日,或甘蔗。

  【丛林】 大寺院。

  【双流】 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

  【双圆】 圆之又圆,是圆满之极的意思。

  【双运】 解行并重或福慧双修的意思。

  【断肉】 断除肉食。

  【断见】 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偏见,是五恶见之一。

  【断结】 断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

  【断智】 断烦恼之智。

  【断灭】 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断德】 诸佛三德之一。见三德条。

  【断惑】 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

  【断惑证真】 谓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的烦恼,才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断常二见】 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断善阐提】 极恶断善根永不能成佛的人。

  【归元】 又名归真、归寂、归化、归本等,是圆寂的意思。

  【归戒】 三归戒,即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戒法。

  【归命】 梵语南无,华译为归命,即把身命奉献给佛教。

  【归依】 归投依靠的意思。

  【归依佛】 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归依法】 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

  【归依僧】 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礼忏】 礼拜三宝以忏悔过去所作的罪业。

  【礼拜门】 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见五念门条。

  【秽土】 污秽的国土,即凡夫所住的娑婆世界。

  【秽身】 污秽的身体,即凡夫的身体,因凡夫的身体污秽不净。

  【秽刹】 与秽土同义。

  【薰修】 薰是薰习,修是修行,即以德薰身而修行的意思。

  【薰习】 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真如或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真如或阿赖耶识中存留其作用,即叫做薰习。起信论说:薰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薰习故,则有香气。

  【医王】 医中之王,即佛。

  【医王善逝】 药师如来的别名。

  【医方明】 五明之一。见五明条。

  【藏】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藏经】 搜集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及历代后贤的著作,聚集在一处,好像佛经的库藏一样,所以叫做藏经。

  【藏识】 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识,即阿赖耶识。

  【转语】 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身自在,乃至于转迷开悟。

  【转法轮】 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摧一切的烦恼,叫做法轮,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

  【转轮王】 见转轮圣王条。

  【转轮圣王】 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

  【转识】 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由第八识转生。2.转有漏的八识而成为无漏的四智。见转识成智条。

  【转识成智】 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转四谛法轮】 佛说四圣谛,教小乘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使之证声闻四果。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诸恶莫作是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

  【坏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进入破坏的时期。坏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之一个小劫坏器世间。

  【坏相】 六相之一。见六相条。

  【坏苦】 三苦之一。见三苦条。

  【坏色】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三种坏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

  【坏色衣】 袈裟。

  【坏道沙门】 破戒和破坏佛道的沙门,是四沙门之一。

  【怀海】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的仪式,称为百丈清规。

  【怀灵】 有情的别名,与含识、含情、含灵同义。

  【攀缘】 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系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旷劫】 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未来则叫做永劫。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犊子原是一位外道,后来归佛出家,叫做犊子比丘,他主张众生有实我,其后门徒相传不绝,名犊子部。

  【罗刹】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罗刹国】 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罗刹鬼】 三十六鬼之一。

  【罗汉】 阿罗汉的简称。见阿罗汉条。

  【罗侯罗】 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但后来在法华会上回小向大。

  【药叉】 夜叉。

  【药师】 叶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见药师琉璃光佛条。

  【药师三尊】 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

  【药师十二誓愿】 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之愿;八、转女成男之愿;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顶。

  【药师琉璃光佛】 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国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其中第七愿,愿成佛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一闻其名号,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成佛,所以称为药师。又第二愿,愿成佛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过于日月,所以称为琉璃光。

  【药师琉璃光如来】 见药师琉璃光佛条。

  【药珠二身】 药树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化现之身叫做药树王身;为了给众生安乐而化现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

  【药树王身】 佛菩萨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在六道之中化现的身。

  【证】 即证果,亦即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或得道。

  【证法】 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即证悟各种果位的道法。

  【证果】 即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或得道。

  【证悟】 证知悟解。

  【证智】 指菩萨于初地时证悟中道之理的无漏正智。

  【证觉】 证是证得妙道,觉是觉悟真理。

  【证入】 证得妙道而入于真理。

  【证入成佛】 华严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一。见三生成佛条。

  【证信序】 每部经的通序,用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此经是佛亲说,并非伪品。

  【证大菩提】 谓证得佛的正觉。佛的正觉即叫做大菩提。

  【证满成佛】 四满成佛之一。

  【讥嫌】 被人家说壤话。

  【讥嫌戒】 息世讥嫌戒的简称,亦即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的事的戒律。

  【识】 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

  【识心】 六识或八识之心王。

  【识住】 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见四识住条。

  【识身】 心身。

  【识食】 地狱和无色界的众生全靠识来保持身体,谓之识食,为四食之一。

  【识界】 十八界之一。

  【识海】 真如是如来藏识,真如因随缘而起诸法,好像大海掀起波涛一样,所以叫做识海。

  【识藏】 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成阿赖耶识,生出一切万法,故指如来藏为识藏。

  【识蕴】 五蕴之一。见五蕴条。

  【识变】 一切万法唯识所变。

  【识无边处天】 无色界之第二天名,为四空处之一。

  【识无边处定】 见四空定条。

  【边见】 五见之一,即遍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遍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

  【边界】 边地懈慢界的简称。

  【边罪】 比丘犯了杀盗淫和大妄语等四重罪,叫做边罪,因其罪深重,为佛法边外的人。

  【边地】 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间不得见闻三宝。

  【边执见】 简称边见。见边见条。

  【边际智】 指等觉菩萨的智慧,因这种智慧是居于妙觉位的边际。

  【愿】 誓愿。愿有总愿和别愿两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弥陀的四十八愿和药师的十二愿是别愿。

  【愿土】 依阿弥陀佛的本愿而成就的国土,即极乐净土。

  【愿身】 佛十身之一。见十身条。

  【愿佛】 酬报因愿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种佛之一。

  【愿度】 十度之一。见十度条。

  【愿食】 五食之一。见五食条。

  【愿海】 (喻)菩萨的誓愿深广如海。

  【愿船】 (喻)弥陀的本愿如船,能将众生渡到彼岸。

  【愿轮】 菩萨的誓愿很坚固,能摧破一切的怨敌,好像轮王的轮宝一样,所以叫做轮。

  【愿力】 誓愿的力量。

  【愿力自然】 谓靠著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

  【愿行】 誓愿和修行。

  【愿行具足】 誓愿和修行圆满具足。

  【愿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见十波罗蜜条。

  【愿波罗蜜十德】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证得如来之智慧。

  【颠倒】 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

  【颠倒心】 心思不定,颠颠倒倒,乱转念头。

  【离盖】 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见五盖条。

  【离垢】 脱离烦恼的垢染。

  【离垢地】 菩萨十地之一。见菩萨十地条。

  【离垢眼】 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

  【离垢世界】 舍利弗将来成佛的国名。

  【离相】 法华经所说三相之一。见三相条。

  【离相戒】 又名无相戒,即持戒的人心无所著,视一切戒律,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

  【离生】 脱离生死。

  【离生性】 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

  【离生喜乐地】 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因此天是脱离欲界之罪恶而生喜欢二受之处。

  【离衣宿】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离身他处宿。

  【离染服】 袈裟的别名。

  【离欲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

  【离间语】 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

  【离尘服】 袈裟的别名。

  【离缚断】 四断之一。见四断条。

  【离系果】 脱离烦恼之系缚的果位,即涅槃,是五果之一。

  【离言真如】 二真如之一。见二真如条。

  【离怖畏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亦即释迦如来。

  【难陀】 1.比丘名,华译为善欢喜,又名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后来跟佛出家,获证阿罗汉果。2.孙陀罗难陀的简称,是佛的堂弟,家有艳妻,因沉溺于其妻的美色,不乐出家,后来为佛方便度化,结果证得阿罗汉果。

  【难度】 众生刚强,很难济度。

  【难伏地】 佛地的别名,因无任何力量足以降伏佛。

  【难行】 艰难修行的方法。

  【难行道】 二道之一。见二道条。

  【难胜地】 菩萨十地之第五。见菩萨十地条。

  【难易二道】 难行道和易行道。见二道条。

二十画

  【严净】 国土庄严清净。

  【宝印】 1.指三宝中的法宝。2.三法印。3.指诸佛菩萨种种的印契。

  【宝地】 佛地。

  【宝车】 以众宝庄严的大白牛车,(喻)一乘佛法。

  【宝性】 如来藏的别名,因如来藏在众生之烦恼中,不失其真如清净之本性。

  【宝相】 谓佛像很庄严。

  【宝王】 佛陀的尊称,因佛陀是以诸功德作庄严。

  【宝王三昧】 念佛三昧的美名,因念佛即是三昧中的至宝。

  【宝楼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宝楼珠阁之相。

  【宝树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宝树之相。

  【宝池观】 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八功德池之相。

  【宝胜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南方宝生如来,叫做宝胜如来。

  【忏】 梵语忏摩的简称,是悔过的意思。

  【忏法】 拜忏的仪制,有慈悲忏法、水忏法、观音忏法、阿弥陀忏法、圆通忏法、法华忏法、方等忏法、金光明忏法、吉祥忏法等等。

  【忏仪】 忏法的仪式。有法华忏法、方等忏法、观音忏法、弥陀忏法等之别。

  【忏摩】 简称忏,是悔过的意思。见忏悔条。

  【忏悔】 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

  【忏悔功德】 天台所立五悔之一。

  【苏怛罗】 又作苏多罗、素呾缆、修多罗、修妒路等,华译为綖线,又译作经、契经、綖经,是经典的通称。

  【苏悉地】 华译为妙成就。

  【苏悉地羯罗】 华译为妙成就作业,亦即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作业的妙法。

  【蕴】 积集之义。有色蕴(物质)与心蕴(精神)的分别。

  【蕴界】 五蕴与十八界。

  【蕴识】 1.蕴蓄心识的意思,与含识同义。2.识是五蕴之一,故名蕴识。

  【蕴魔】 四魔之一。

  【蕴善巧】 见十善巧条。

  【蕴处界】 旧译为阴、入、界。其中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的心身。处即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处。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界即境界。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

  【觉】 梵语叫做菩提,是觉察或觉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烦恼,伺隙侵人,惟至圣能随缘省察,不为所困,是觉察义;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颠倒执著,惟至圣能朗然彻悟,烛照无遗,是觉悟义。

  【觉心】 本觉的妙心,亦即觉悟不迷的心。

  【觉王】 佛的尊称,因佛是觉悟最彻底的人。

  【觉分】 梵语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有三十七法,亦即三十七科的道品。

  【觉支】 观察吾人心术的偏正,叫做觉法,觉法不止一个,所以叫做支。

  【觉他】 使他人觉悟的意思,是二觉之一。

  【觉母】 文殊菩萨的德号,因文殊于智理二门中司智门,而诸佛皆由智慧而生。

  【觉位】 正觉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

  【觉性】 1.觉悟的自性。2.觉知之性。

  【觉岸】 觉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

  【觉者】 觉悟的人的意思,梵语叫做佛陀。被称为觉者的人,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缺一就不可以被称为觉者。

  【觉海】 1.(喻)觉性深广如海。2.佛教以觉悟为宗,故称誉佛教的教义深广犹如大海。

  【觉照】 用觉悟的心来观照一切。

  【觉路】 正觉的道路,亦即菩提之道。

  【觉满】 觉悟圆满的人,即是佛。

  【觉树】 菩提树。菩提华译即是觉。世尊在毕波罗树下成菩提,故称其树为菩提树。

  【觉观】 新译作寻伺,旧译作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二者都能扰乱定心。

  【觉道支】 七觉支与八正道。

  【触】 感触。

  【触食】 四食之一。

  【触欲】 五欲之一。

  【触尘】 六尘之一。

  【译师】 翻译经论的法师。

  【译经院】 翻译佛经的道场。

  【譬喻经】 十二部经之一。

  【释】 释迦的简称,是世尊的姓。晋时道安法师提倡佛子应以世尊的姓为姓,即姓释,后来大家见到阿含经说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皆称释种。从此凡是出家人都姓释。

  【释子】 释迦佛的弟子。

  【释典】 释教的经典,即佛典。

  【释帝】 三十三天的帝王名叫释罗,所以叫做释帝,通常称为帝释天。

  【释尊】 释迦牟尼佛世尊。

  【释迦】 释迦牟尼佛世尊。

  【释迦牟尼】 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因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人天,其数无量,约于公元前五四三年入灭,世寿八十岁。

  【释梵】 帝释天和梵天。

  【释梵护法】 帝释和梵天是护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释师子】 释尊的德号,因佛在三界之中无畏自在,好像兽中的师子王。

  【释提桓因】 仞利天(三十三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

  【阐提】 一阐提迦的简称,是极难成佛的意思,有二种:一、不信因果,造五逆十恶,断诸善根,坠入阿鼻地狱的人,此种人极难成佛,名断善阐提;二、大悲菩萨,发一切众生成佛,然后成佛之愿,因众生至多,时间至久,故此种菩萨,亦极难成佛,名大悲阐提。通常所指的一阐提人,多数是指断善阐提。

  【露地坐】 在露地上坐禅,是十二头陀行之一。

  【鹙鹭子】 舍利弗的译名。

廿一画

  【摄心】 收摄散乱的心意。

  【摄受】 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

  【摄摩腾】 又作迦叶摩腾,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经,汉明帝遣蔡愔等往天竺求法,遇之,永平十年,与竺法兰至洛阳,译四十二章经,为印度高僧莅华传法之第一人。

  【摄化利生】 摄受教化和利益众生。

  【摄化随缘】 顺著众生的机缘而以种种的方法去摄受和教化。

  【摄众生戒】 三聚净戒之一。见三聚戒条。

  【摄律仪戒】 三聚净戒之一。见三聚戒条。

  【摄善法戒】 三聚净戒之一。见三聚戒条。

  【灌顶】 密教有灌顶法,灌者大悲护念义,顶者佛果最上义,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能使功德圆满之意,有种种不同的方法。

  【灌顶住】 十住之一。

  【灌佛】 又名浴佛,即以水灌浴佛像而拂拭之。

  【灌佛会】 又名佛生会,于阳历五月月圆日实行之。

  【璎珞】 梵语叫做枳由罗,是一种似玉的宝石。

  【缠】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缠缚人们的身心,使不得自在。

  【缠眠】 缠指现行,眠指种子。

  【缠缚】 十缠和四缚。缠缚是指一切的烦恼,因烦恼能缠缚众生于三界六道之中。

  【缠盖】 缠与盖。缠与盖都是烦恼的别名,缠有十缠,盖有五盖。

  【羼底】 华译为忍辱。

  【羼提】 华译为忍辱,六度之一。

  【羼提波罗蜜】 忍辱波罗蜜,六波罗蜜之一。

  【兰若】 阿兰若的简称,是僧人所住的地方。

  【护念】 保护和忆念。

  【护世者】 见护世四天王条。

  【护世四天王】 又名护世者,四天王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因此四天王是守护世界的善神,所以叫做护世四天王。

  【护法】 1.护持自己所修成的善法。2.拥护佛陀的正法。

  【护法神】 守护正法和行者的善神。

  【护法阿罗汉】 六种阿罗汉之一。

  【护戒神】 守护佛所制戒的善神。已经三归依的人,有三十六部的善神保护他,又受持五戒的人,因每戒各有五神,所以一共有二十五位善神保护他。

  【护国四王】 又名护世四天王,即持国、增长、广目、多闻之四天王,他们住在须弥山四方的山腰,时常护持四天下,故名护世,又名护国。

  【辩才】 善巧说法的才干。共有四种,叫做四无碍辩。见四无碍辩条。

  【辩才天】 妙音天。

  【辩才妙音】 辩才天就是妙音天。

  【辩无碍解】 四无碍解之一。见四无碍解条。

  【铁树】 (喻)无开花结果的希望。

  【铁钵】 钵是出家人乞食时所使用的器物,用铁制成的钵叫做铁钵,若用瓦或石制成的钵,则叫做瓦钵或石钵。

  【铁轮王】 四轮王之一。见四轮王条。

  【铁围山】 围绕碱海而划分一小世界的铁山。

  【铁围结集】 传说弥勒菩萨等率领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的经典。

  【铁丸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此地狱有热铁丸,狱卒驱使罪人用手摄之,手足全部烂坏,故名。

  【铁剌林地狱】 犯邪淫的人所堕落的地狱。

  【饥馑灾】 中劫末期所发生的小三灾之一。小三灾是刀兵、疾疫、饥馑。

  【饥饿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饶王】 世饶王佛的简称。见饶王佛条。

  【饶王佛】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愿。

  【饶益】 给人丰富的利益。

  【饶益有情戒】 三聚净戒之一。见三聚戒条。

  【驱乌】 指七岁至十三岁的小沙弥,因这些小沙弥负责驱逐乌鸟,不使夺僧食。

  【驱乌沙弥】 三沙弥之一,即驱逐乌鸟不使掠夺比丘之食物的小沙弥。

  【鬘】 花鬘,以香草结成花鬘供佛。

  【魔】 梵语魔罗的简称,华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碍扰乱人们修道的饿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

  【魔王】 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

  【魔天】 恶魔所住的天界,即欲界顶上之他化自在天。

  【魔戒】 谓比丘为求名闻利养而持戒。

  【魔界】 又名魔道,即恶魔的境界。

  【魔事】 恶魔所作的事,如干扰障碍人们修道是。

  【魔佛】 天魔和佛陀。天魔是代表极恶,佛陀是代表至善。

  【魔梵】 欲界第六天之魔王与色界之梵天王。

  【魔病】 天魔使人所生的病恼。止观说: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无异。

  【魔军】 恶魔的军兵。

  【魔道】 魔鬼的道途。楞严经说: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女,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魔障】 恶魔所作的障碍。

  【魔罗】 简称魔。见魔条。

  【魔罗道】 简称魔道。见魔道条。

  【魔波旬】 魔是天魔,波旬是魔王的名字。

廿二画

  【欢喜】 1.环境顺意时,心生喜悦。2.释迦佛的弟子阿难陀,华译为欢喜,或庆喜。

\

  【欢喜日】 诸佛欢喜的日子,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日僧众结夏安居完毕,人人道业增进,所以诸佛欢喜。

  【欢喜地】 十地之第一地。见菩萨十地条。

  【欢喜会】 盂兰盆会的别名,因此日由于供养自恣僧的功德而使到目连尊者的母亲得免于饿鬼的痛苦,故取欢喜之意而名之。

  【欢喜园】 又名欢喜苑,或欢乐园,或喜林苑,为忉利天帝释四园之一,在喜见城外之北方,一切天人一到此地,就自然的生起欢喜的心情。

  【权】 方便的别名,即暂时用之最后则废之的教法。

  【权化】 佛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种种的身体或是种种的事物。

  【权门】 方便门。

  【权教】 方便的教法。华严天台等一乘家判法相三论之三乘教为权教,而华严天台自己的一乘教为实教。又以天台所立的四教来说,藏通别等三教是权教,圆教是实教。

  【权智】 相机说法的方便智,是二智之一。

  【权智实智之一心三观】 如来所证的一心三观,是实智的一心三观,而如来所说的一心三观,却是权智的一心三观。

  【权实】 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

  【权实二智】 权智和实智。见二智条。

  【权实二教】 权教和实教。见权实条。

  【权实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

  【权乘菩萨】 指藏通别三教的菩萨,因他们的功行尚浅,实在还没有达到真实菩萨的地位。

  【听衣】 见二衣条。

  【听教】 在佛所说的三藏中,只有律藏有制听二教,依理而制的法叫做制教,随缘计情而听许的法叫做听教。如四重禁是制教,如十二头陀法是听教。又三衣是制教,三衣以外的余衣是听教。

  【读诵】 对著文字念叫做读,背文字叫做诵。

廿三画

  【变化】 转换旧的形状叫做变,由无而忽有叫做化。变化是指佛菩萨的神通力能够变化出种种的事物。

  【变化土】 三土之一。见三佛土条。

  【变化生】 不须父母之缘而忽然而生之身,亦即四生中之化生。

  【变化法身】 五种法身之一。见五种法身条。

  【变易】 变易生死。这种生死是菩萨于三界外心念上生灭迁变转易的生死,是属于精神上的生死,与三界内凡夫肉体上的分段生死不同。

  【变易身】 变易生死的身体,是三乘圣人在三界外净土所受的正报。

  【变易生死】 见变易条。

  【变易而熟】 谓一切法的种子,熏习成熟,由因位变易而入于果位。

  【显示】 显是显露,示是晓示。

  【显正】 显示中正的义理。

  【显宗】 显教的宗旨。

  【显密】 显教和密教。见二教条。

  【显教】 显明易懂的教法,是二教之一。

  【显识】 阿赖耶识的别名,因阿赖耶识含藏一切善恶的种子,能显现一切的境界。

  【显色】 显然可见之色,如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闇之十二色是。此中青黄赤白四色是本色,其余八色是此四色的差别色。

  【体】 一切事物的本体,与界、性等同义。

  【体大】 起信论所说三大之一。见三大条。

  【体用】 真如法身为体,现象应身为用,体用就是由真如法身之体所生起的种种应化众生的妙用。

  【体性】 体是本体,性是本性。体与性,同体而异名。

  【体灭】 有为法的事物,由缘而生,刹那刹那,其体衰灭,叫做体灭。但此体灭并非断灭,而会待缘再生,故体灭是指当体灭而已。

  【体空】 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当体即空。

  【体空教】 阐明体空的教门,如方等部般若部及涅槃经等是。

  【体空观】 彻见体空的观法。

  【体相】 体与相。实质为体;差别为相。

  【体相用】 即起信论所说之三大。见三大条。

  【鹫山】 又名灵鹫山,因此山的山头似鹫,故名。

  【鹫峰】 灵鹫山的别名。

  【鹫头山】 灵鹫山。

廿四画

  【灵光】 指人人本有的佛性,因其灵灵昭昭常放光明,故名。

  【灵骨】 即佛的舍利子,是戒定慧薰馥所成的结晶体。

  【灵感】 有灵验或感应的意思。

  【灵山】 旧称耆阇崛山,新称灵鹫山或灵山,因山形似鹫,而且山上鹫岛又多,故名。位于摩竭陀国,王舍城东北。

  【灵山会上】 在灵鹫山释迦佛说法华经的法会上。

  【灵鹫山】 简称灵山。见灵山条。

廿五画

  【观】 以正慧观察事理的意思。

  【观心】 观察自己的心性。

  【观行】 1.先观事理,然后起行。2.观心的修行方法。

  【观法】 观念真理的方法。

  【观空】 观察诸法体空的道理。

  【观门】 1.教观二门之一。见二门条。2.六妙门之一。见六妙门条。

  【观智】 观察真理的正智。

  【观解】 观念真理和悟解真理。

  【观慧】 观察真理的智慧。

  【观音】 观世音的简称。见观世音条。

  【观音观】 亲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观音菩萨的身相。

  【观音本地】 观音的本来地位,即已成正觉的正法明如来。

  【观音忏法】 宋天台遵式法师,治定请观音消伏毒害忏仪,即今所流行之观音忏法。此忏法劝请观世音及一切三宝加被,消除三业,以成就现当之二利。因此法以观音为道场之主,故名观音忏法。

  【观照】 观察照见,即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一种修慧的方法。

  【观照般若】 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是三种般若之一。

  【观想】 观察想念。

  【观想念佛】 四种念佛之一。见四种念佛条。

  【观世音】 简称观音,菩萨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人称念他的名号或痛苦的声音而去垂救,故名。

  【观世自在】 观世音菩萨的别名,因此菩萨时常观察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

  【观自在】 1.观音菩萨的别名,因观音菩萨无论是自利或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2.观一切法很自在的意思。

  【观念念佛】 观想忆念阿弥陀佛。

  【观佛三昧】 观想佛的相好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此三昧成就,即见佛来示现。

  【观察门】 五念门之一,即观想极乐世界庄严相的法门。

  【观察正行】 净土宗所立五行之一。见五正行条。

  【观察法忍】 二忍之一。见二忍条。

  【观像念佛】 四种念佛之一。见四种念佛条。

廿六画

  【赞佛】 赞叹佛的功德相好。

  【赞叹门】 净土宗五念门之一。见五念门条。

卅三画

  【粗人】 修小乘的人叫做粗人,修大乘的人则叫做细人。

  【粗恶语】 十恶业之一,即恶口,亦即粗话骂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