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画
【优波离】 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著称。
【优婆离】 见优波离条。
【优婆塞】 华译为清信士、近事男、善宿男等,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塞戒】 优婆塞所应受持的戒法,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是。
【优婆夷】 华译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为四众或七众之一。
【优婆提舍】 华译为论议,为十二部经之一。
【优昙华】 又名优昙钵华,华译为灵瑞,或瑞应,是多年生草,茎高四五尺,花作红黄色,产于喜马位雅山麓及锡兰等处,二千年开花一次,开时仅一现,故人们对于难见而易灭的事,称为昙花一现。
【弥陀】 阿弥陀佛的简称。
【弥陀三尊】 中尊是阿弥陀佛,左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右胁侍是大势至菩萨。
【弥陀三部】 又叫做净土三部,即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
【弥陀三圣】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弥陀本愿】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靠著这些大愿,他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以救济一切众生。
【弥陀名号】 弥陀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成就的名号,其四字的名号是阿弥陀佛,六字的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九字的名号是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十字的名号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弥勒】 菩萨名,华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弥勒出世】 弥勒佛在人间出世。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于第十的减劫之时出世,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在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一切天上人间的众生。
【弥勒净土】 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此天有内外二院,内院是补处菩萨的住处,因弥勒菩萨现在住在那里,所以叫做弥勒净土。
【弥勒三尊】 中尊是弥勒佛,左是法花林菩萨,右是大妙相菩萨。
【弥勒三部】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佛说弥勒下生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应人】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即阿罗汉。
【应土】 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为二土或三土之一。
【应果】 阿罗汉果,阿罗汉一译作应,即应受人天供养的意思。
【应供】 应受人天供养的人,是如来十号之一,又是阿罗汉的义译。
【应迹】 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垂迹的身体。
【应现】 应众生之机缘而现身。金光明经说:‘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应颂】 又名重颂,是十二分教之一。
【应器】 又名应量器,即比丘乞食时所用的铁钵。见钵条。
【应法】 与如法同义。
【应化】 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化身】 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
【应化声闻】 见四种声闻条。
【应化利生】 诸佛菩萨应现,都是为了向众生说法,利益众生。
【应化法身】 谓法身的佛菩萨应现无量的身体。
【应身】 佛三身之一,即应他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应身土】 应身佛所居住的国土,亦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的国土。
【应量器】 铁钵。见钵条。
【应正遍知】 应与正遍知。应是应供的简称;正遍知又名正等觉。见十号条。
【应理圆实宗】 法相宗四名之一。
【戏论】 含有游戏性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檀】 檀那的简称,华译为布施。
【檀主】 施主。
【檀林】 旃檀之林,即寺院的尊称。
【檀信】 施主的信仰。
【檀度】 布施度,是六度之一。
【檀越】 施主。
【檀那】 与檀越同义。
【檀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是六波罗蜜之一。
【湿生】 依湿气而生的动物,如蚊蝇是,是四生之一。
【湿生化生】 湿生与化生。湿生是依湿气而生长的动物,如蚊蝇是;化生是不靠父母之缘,自然变化而生的生命,如天人及地狱的众生是。
【济世】 救济世人。
【济度】 以佛法救济超度众生。
【禅】 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静息念虑的意思。
【禅心】 寂定的心。
【禅行】 坐禅的行法。
【禅衣】 禅僧所穿的衣。
【禅戒】 1.禅定与戒法。2.禅宗与律宗。
【禅法】 修禅之法,有二种,即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者,如经论所说的四禅八定是;祖师禅者,经论之外,历代祖师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禅法是。
【禅味】 禅定微妙的滋味,如入于禅定时,就有一种轻安寂静的滋味是。
【禅宗】 以禅那为宗的宗派。因此宗偏重于修心,以心传心,直传佛祖的心印,故又名佛心宗。
【禅律】 禅宗和律宗。
【禅师】 专修禅定的出家人。
【禅德】 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禅病】 1.指坐禅时缕缕不绝的妄念。2.坐禅不得其法,坐出毛病来。
【禅教】 1.禅宗的教法。2.禅与教。
【禅规】 禅寺所奉行的规则。因这些规则是由唐百丈山怀海禅师所制定,所以叫做百丈清规。
【禅寂】 修禅以寂静念虑。
【禅慧】 禅定和智慧。
【禅观】 坐禅以观念真理。
【禅那】 华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禅那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
【禅定】 即禅那,华译为静虑,即是止观不二或定慧不二的境界。
【禅定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见五五百年条。
【禅定波罗蜜】 又名静虑波罗蜜。见六波罗蜜条。
【禅门】 1.禅定的法门,如三学中之定学与六波罗蜜中之禅波罗蜜是。2.禅宗的通称。
【禅门五宗】 临济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曹洞宗,以上五宗皆成于六祖之后。
【禅和】 又叫做禅和子,即参禅的人。
【禅和子】 见禅和条。
【禅悦】 入于禅定时所得的喜悦。
【禅悦食】 见二食条。
【禅波罗蜜】 六波罗蜜之一。
【粪扫衣】 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粪扫弃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牛嚼衣,五奶母弃衣。以上之衣,印度人讳忌,故弃之。因取人家此种弃之不用与拭粪秽物差不多的衣片来补纳成衣,故名粪扫衣,又名纳衣。
【总别】 1.总释和别释。2.总相和别相。3.总业和别业。
【总愿】 诸佛有总愿和别愿二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药师十二愿和弥陀四十八愿是别愿。
【总报业】 招感总报的业因。
【总观想】 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一。
【总持】 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总持门】 总持的法门,亦即密教的法门。
【总相】 一切有为法都有总别的二种相,如无常无我,通于一切,叫做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叫做别相。
【总相戒】 如三聚戒与十善戒等叫做总相戒,如二百五十戒与十戒等则叫做别相戒。
【总相三宝】 佛法僧三宝都在一个会上现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相,叫做总相三宝。
【总相念处】 小乘行人修四念处时,每作一观,即并作其余三观,如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是。
【声】 五尘之一,四大种所造,属于色法,为耳根所对之境。
【声入】 十二入之一。
【声杖】 锡杖的别名。
【声明】 五明之一。
【声处】 十二处之一。
【声量】 见三条量。
【声闻】 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
【声闻乘】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闻佛音声和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即七方便),得果有四(即四果)。兹列表说明如下: ┌五停心观┐ │别相念处├───三 贤┐ │总相念处┘ ├─七方便┐ │暖─────┐ │ │ 声 │顶 ├─四善根┘ │ ─┤忍 │ ├─三生乃至六十劫──修四圣谛 闻 │世第一法──┘ │ │预流果 ┐ │ │一来果 ├四果─────────┘ │不还果 │ └阿罗汉果┘
【声闻僧】 二种僧之一。见二种僧条。
【声闻藏】 二藏之一。见二藏条。
【声闻菩提】 三种菩提之一。见三种菩提条。
【声闻缘觉】 声闻乘和缘觉乘。
【声闻畏苦障】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证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临济】 唐镇州临济义玄,曹州南华人,姓荆氏,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的祖师。
【临济宗】 禅宗五家之一。
【临终正念】 谓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心中没有贪嗔痴的邪念,只是一心正念菩提,这种正念是由长时间的修行而得来的。
【临终业成】 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往生的事业才能成办。
【脓烂想】 九想之一。见九想条。
【脓血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薄迦梵】 又作婆伽婆,华译为世尊。
【萨埵】 1.华译为有情,或众生。2.菩提萨埵的简称。见菩萨条。
【萨婆若】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萨婆多部】 即说一切有部。见说一切有部条。
【萨迦耶见】 华译为我见,即执著五蕴假合而有的身体为实我之见,亦即五见中之身见。
【谤】 用话攻击他人。
【谤法阐提】 诽谤佛法而断善根不能成佛的人。
【还相】 由净土还来秽土以济度一切众生,为回向二相之一。
【还俗】 出家人犯罪归家叫做还俗,若是自愿脱离出家人的生活,则叫做归俗。
【还源】 转迷成悟的意思。
【还灭】 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证涅槃。
【还灭门】 于十二因缘法中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是造业受生死,还灭门是修道证涅槃。
【阇梨】 阿阇梨的简称。
【阇多伽】 见阇陀伽条。
【阇陀伽】 又作阇多伽,华译为本生经,即佛说自身过去所经历的事迹的经文,为十二部经之一。
【斋】 1.正午以前的饭食。2.蔬食。
【斋七】 人死后七七日的斋会。
【斋月】 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诸天下降巡视人间,是最宜持斋及小心恶事的月份,谓之三长斋月。
【斋主】 布施斋食的施主。
【斋戒】 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屏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斋法】 过午不食的行法。
【斋时】 斋食之时,即清晨至正午之间。
【斋非时】 午前之食叫做时,午后之食叫做非时。
【繁兴永处那伽定】 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吾人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虽历净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龙之静潜深渊,能现大变而不失定力,所以叫做龙定。
【旛】 一种窄长垂直挂著的旗子。
十八画
【瞿昙】 释尊俗家的古代族姓,华译为日,或甘蔗。
【丛林】 大寺院。
【双流】 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
【双圆】 圆之又圆,是圆满之极的意思。
【双运】 解行并重或福慧双修的意思。
【断肉】 断除肉食。
【断见】 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偏见,是五恶见之一。
【断结】 断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
【断智】 断烦恼之智。
【断灭】 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断德】 诸佛三德之一。见三德条。
【断惑】 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
【断惑证真】 谓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的烦恼,才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断常二见】 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断善阐提】 极恶断善根永不能成佛的人。
【归元】 又名归真、归寂、归化、归本等,是圆寂的意思。
【归戒】 三归戒,即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戒法。
【归命】 梵语南无,华译为归命,即把身命奉献给佛教。
【归依】 归投依靠的意思。
【归依佛】 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归依法】 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
【归依僧】 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礼忏】 礼拜三宝以忏悔过去所作的罪业。
【礼拜门】 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见五念门条。
【秽土】 污秽的国土,即凡夫所住的娑婆世界。
【秽身】 污秽的身体,即凡夫的身体,因凡夫的身体污秽不净。
【秽刹】 与秽土同义。
【薰修】 薰是薰习,修是修行,即以德薰身而修行的意思。
【薰习】 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真如或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真如或阿赖耶识中存留其作用,即叫做薰习。起信论说:‘薰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薰习故,则有香气。’
【医王】 医中之王,即佛。
【医王善逝】 药师如来的别名。
【医方明】 五明之一。见五明条。
【藏】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藏经】 搜集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及历代后贤的著作,聚集在一处,好像佛经的库藏一样,所以叫做藏经。
【藏识】 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识,即阿赖耶识。
【转语】 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身自在,乃至于转迷开悟。
【转法轮】 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摧一切的烦恼,叫做法轮,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法轮。
【转轮王】 见转轮圣王条。
【转轮圣王】 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
【转识】 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由第八识转生。2.转有漏的八识而成为无漏的四智。见转识成智条。
【转识成智】 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转四谛法轮】 佛说四圣谛,教小乘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使之证声闻四果。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诸恶莫作是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
【坏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进入破坏的时期。坏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之一个小劫坏器世间。
【坏相】 六相之一。见六相条。
【坏苦】 三苦之一。见三苦条。
【坏色】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三种坏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
【坏色衣】 袈裟。
【坏道沙门】 破戒和破坏佛道的沙门,是四沙门之一。
【怀海】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的仪式,称为百丈清规。
【怀灵】 有情的别名,与含识、含情、含灵同义。
【攀缘】 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系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旷劫】 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未来则叫做永劫。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犊子原是一位外道,后来归佛出家,叫做犊子比丘,他主张众生有实我,其后门徒相传不绝,名犊子部。
【罗刹】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罗刹国】 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罗刹鬼】 三十六鬼之一。
【罗汉】 阿罗汉的简称。见阿罗汉条。
【罗侯罗】 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但后来在法华会上回小向大。
【药叉】 夜叉。
【药师】 叶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见药师琉璃光佛条。
【药师三尊】 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
【药师十二誓愿】 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之愿;八、转女成男之愿;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顶。
【药师琉璃光佛】 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国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其中第七愿,愿成佛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一闻其名号,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成佛,所以称为药师。又第二愿,愿成佛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过于日月,所以称为琉璃光。
【药师琉璃光如来】 见药师琉璃光佛条。
【药珠二身】 药树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化现之身叫做药树王身;为了给众生安乐而化现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
【药树王身】 佛菩萨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在六道之中化现的身。
【证】 即证果,亦即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或得道。
【证法】 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即证悟各种果位的道法。
【证果】 即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或得道。
【证悟】 证知悟解。
【证智】 指菩萨于初地时证悟中道之理的无漏正智。
【证觉】 证是证得妙道,觉是觉悟真理。
【证入】 证得妙道而入于真理。
【证入成佛】 华严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一。见三生成佛条。
【证信序】 每部经的通序,用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此经是佛亲说,并非伪品。
【证大菩提】 谓证得佛的正觉。佛的正觉即叫做大菩提。
【证满成佛】 四满成佛之一。
【讥嫌】 被人家说壤话。
【讥嫌戒】 息世讥嫌戒的简称,亦即停止做让人家说坏话的事的戒律。
【识】 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于境而了别,叫做识。
【识心】 六识或八识之心王。
【识住】 识所安住或爱著的境界。见四识住条。
【识身】 心身。
【识食】 地狱和无色界的众生全靠识来保持身体,谓之识食,为四食之一。
【识界】 十八界之一。
【识海】 真如是如来藏识,真如因随缘而起诸法,好像大海掀起波涛一样,所以叫做识海。
【识藏】 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成阿赖耶识,生出一切万法,故指如来藏为识藏。
【识蕴】 五蕴之一。见五蕴条。
【识变】 一切万法唯识所变。
【识无边处天】 无色界之第二天名,为四空处之一。
【识无边处定】 见四空定条。
【边见】 五见之一,即遍于一边的恶见。如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为断灭,没有后世,叫做断见或无见。又有人固执人死之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叫做常见或有见。这些执断执常的见解,都遍于一边,不合中道,故名边见。
【边界】 边地懈慢界的简称。
【边罪】 比丘犯了杀盗淫和大妄语等四重罪,叫做边罪,因其罪深重,为佛法边外的人。
【边地】 边隅之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隅,有地名懈慢界,又名胎宫,往生到那里的人,五百岁间不得见闻三宝。
【边执见】 简称边见。见边见条。
【边际智】 指等觉菩萨的智慧,因这种智慧是居于妙觉位的边际。
【愿】 誓愿。愿有总愿和别愿两种,如四弘誓愿是总愿,如弥陀的四十八愿和药师的十二愿是别愿。
【愿土】 依阿弥陀佛的本愿而成就的国土,即极乐净土。
【愿身】 佛十身之一。见十身条。
【愿佛】 酬报因愿之佛,亦即八相成道之化身佛,是十种佛之一。
【愿度】 十度之一。见十度条。
【愿食】 五食之一。见五食条。
【愿海】 (喻)菩萨的誓愿深广如海。
【愿船】 (喻)弥陀的本愿如船,能将众生渡到彼岸。
【愿轮】 菩萨的誓愿很坚固,能摧破一切的怨敌,好像轮王的轮宝一样,所以叫做轮。
【愿力】 誓愿的力量。
【愿力自然】 谓靠著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众生自然能够往生净土。
【愿行】 誓愿和修行。
【愿行具足】 誓愿和修行圆满具足。
【愿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见十波罗蜜条。
【愿波罗蜜十德】 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之法、尽修行遍法界之行、身恒住而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之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之国土、尽证得如来之智慧。
【颠倒】 倒见事理的意思,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是。
【颠倒心】 心思不定,颠颠倒倒,乱转念头。
【离盖】 脱离五盖,也就是脱离五种烦恼。见五盖条。
【离垢】 脱离烦恼的垢染。
【离垢地】 菩萨十地之一。见菩萨十地条。
【离垢眼】 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
【离垢世界】 舍利弗将来成佛的国名。
【离相】 法华经所说三相之一。见三相条。
【离相戒】 又名无相戒,即持戒的人心无所著,视一切戒律,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
【离生】 脱离生死。
【离生性】 出离生死的正性,亦即得道之圣者通达谛理断见思惑永离三界之生死的正性。
【离生喜乐地】 三界九地之一,即色界之初禅天,因此天是脱离欲界之罪恶而生喜欢二受之处。
【离衣宿】 佛制僧尼不得三衣离身他处宿。
【离染服】 袈裟的别名。
【离欲地】 通教十地之一,即离欲界之地位,相等于藏教的不还果。
【离间语】 离间人家和好的言语,是十恶业之一。
【离尘服】 袈裟的别名。
【离缚断】 四断之一。见四断条。
【离系果】 脱离烦恼之系缚的果位,即涅槃,是五果之一。
【离言真如】 二真如之一。见二真如条。
【离怖畏如来】 在施饿鬼之法中,五如来中北方如来之名,亦即释迦如来。
【难陀】 1.比丘名,华译为善欢喜,又名牧牛难陀,因问佛放牛十一事,知佛具一切智,后来跟佛出家,获证阿罗汉果。2.孙陀罗难陀的简称,是佛的堂弟,家有艳妻,因沉溺于其妻的美色,不乐出家,后来为佛方便度化,结果证得阿罗汉果。
【难度】 众生刚强,很难济度。
【难伏地】 佛地的别名,因无任何力量足以降伏佛。
【难行】 艰难修行的方法。
【难行道】 二道之一。见二道条。
【难胜地】 菩萨十地之第五。见菩萨十地条。
【难易二道】 难行道和易行道。见二道条。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