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感应网

明朝的外交历史情况介绍:郑和下西洋、海禁与抗倭

发布时间:2022-11-03 10:13:04作者:地藏经感应网
明朝的外交历史情况介绍:郑和下西洋、海禁与抗倭 郑和下西洋

  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一说进行环球航行,见1421中国发现世界)。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了明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海禁与抗倭

  元末明初开始随着元朝海军的灭亡,明朝前期后海军的弱化,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为防倭寇,朱元璋颁布了海禁政策。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那时候,明显发展的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万古流芳。

  倭寇平息后,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走私贸易正当化,国际贸易使中国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万历援朝战争

  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后,意欲占领李氏朝鲜。万历廿年,日本进攻朝鲜,朝鲜国王逃到义州并派使节向明朝求救。最终明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中日进行和谈。但万历廿五年后,日本再次进攻朝鲜。万历廿六年,丰臣秀吉死日军退回日本,撤退途中,明朝派遣老将军邓子龙,和朝鲜的海军主将李舜臣一起对抗日本。尽管李舜臣的“龟船”在战争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威力,但邓子龙还是不幸战死殉国。经次血战,日军基本被全歼。此即为万历援朝战争。

  中西交流

  16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人于1511年占领了马六甲,愈甚渴望对中国的往来。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国王派出一支对华使团前往中国,并在广州登陆,希望与明政府建交。后来经过几次海战,葡萄牙战败,中国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门开设洋行,修建洋房,并允许他们每年来广州“越冬”。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陆中国并接触中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感应网